15年專注于精密不銹鋼帶 鋁帶的定制 加工 配送 銷售
一站式為您提供金屬材料解決方案,助力于制造業發展
綜合媒體消息,在歐盟委員會最新泄露的貿易保障措施文件中,歐洲不銹鋼行業正陷入 "高價難守市場" 的困局。
盡管當前歐洲不銹鋼薄板出廠價已達2600歐元/噸(折合人民幣約2萬元 /噸),但本土制造商仍面臨亞洲低價產品的持續沖擊,暴露出歐盟現有貿易保護措施的深層矛盾。
1、政策整被指 "隔靴搔癢"
根據3月12日獲WTO確認的40頁提案文件,歐盟雖對碳鋼產品加碼進口限制,卻未對不銹鋼卷材、棒材等關鍵品類設置額外壁壘。
多位受訪廠商直言,該方案對抵御印度等亞洲國家低價傾銷收效甚微。歐洲鋼鐵協會已著手準備抗 議文件,業界普遍認為現行政策未能觸及核心矛盾。
2、價格倒掛暴露產業危機
當前市場數據顯示異常價格倒掛:歐洲不銹鋼冷軋卷 5 月期貨報價2500歐元/噸,竟低于不銹鋼熱軋薄板現貨價100歐元。
某德國制造商坦言:"我們的薄板生產成本已逼近2800歐元,但亞洲同類產品到岸價僅2100歐元。" 這種價格剪刀差正迫使下游企業轉向韓國等亞洲供應商采購不銹鋼冷軋產品。
3、地緣政治牽制貿易決策
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在進口限制上的克制態度,折射出復雜的地緣考量——在中美博弈加劇背景下,布魯塞爾顯然不愿過度刺 激亞洲貿易伙伴。
意大利某不銹鋼加工廠負責人透露:"文件中對華限制僅維持既有配額,新增約束集中于非敏感領域,這種選擇暴露了政策制定者的現實困境。"
4、結構性矛盾待解
盡管歐盟擬將碳鋼配額年增長率從1%壓縮至 0.1%,并調整未使用配額管理機制,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技術性調整難解根本問題。
奧地利某棒材生產商算了一筆賬:其工廠運營盈虧線在2700歐元,而印度同行因能源和人力成本優勢,同等產品報價低至2200歐元,即便加征關稅仍具競爭力。
目前歐洲不銹鋼產業鏈利潤率已跌破3%的警戒線,下游加工企業開始大規模采用亞洲原料。比利時某貿易商透露,本季度冷軋卷采購量中亞洲份額突破 45%,"即便歐盟維持 2.6% 的年度配額增幅,實際需求外流速度遠超這個數字"。
隨著3月18日公眾咨詢期結束,歐盟委員會將面臨艱難抉擇:是升級貿易壁壘引發國際爭端,還是放任本土產業持續失血。這場不銹鋼保衛戰的結局,或將重塑全球金屬貿易格局。
以上文字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刻刪除!